8月9日是奥运会首个正式比赛日。精彩的赛事却挡不住桂林民听讲坛的热情,当天下午的“大讲座”的讲坛主题是百姓关注的子女教育,因此上座率非常高。全国十佳心理教师、首师大桂林附中心理辅导中心主任高永金,从心理辅导角度分析孩子教育问题。
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无师自通的
高老师觉得,不少孩子的心理疾病并非自己导致的,而是来自于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的不适合。在讲坛中,他批判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很多误区,譬如分数高乖巧即是好孩子、对孩子过分关爱、物质刺激是万能秘籍、“棍棒之下出孝子”等。
他觉得,父母第一要走出“教育无师自通”的误区。“不少爸爸妈妈觉得不必花精力去学习‘怎么样成为合格的爸爸妈妈’,加之从父辈那儿得来的一些教育观念,每当在孩子教育上遇见困惑,不虚心向其他人咨询,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探寻答案,更不主动同意家庭教育课的培训,导致问题长期没得到解决,妨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,甚至导致不可留住的悲剧。”
那样,分数高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?高老师感觉不肯定。他说,父母要走出重智育、轻德育、轻实践的误区,走出忽略孩子心理健康与心智进步规律的误区。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念书成绩,会忽略人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东西———人格、存活能力、进步能力的培养。
高老师感觉,父母要走出过分保护孩子的误区。除此之外,过分干预孩子的行为也要不能。孩子在玩,一些父母不断提醒甚至大声喊“如此玩不对,那样玩不可以”;玩的时间太长,该停下了,又喊“坐地上太凉,要拿个垫子垫上”。长期下来,会致使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,上学后不可以专注听讲和做作业,进步到最后就是多动症,控制不住我们的行为,以至厌倦学习、讨厌爸爸妈妈。
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烦恼
相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些一同的心理特点,父母知道之后能有针对性地察看和理解孩子,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烦恼。高老师详细介绍了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,台下的父母们听得非常认真。
婴幼儿时期是早期智商开发、行为习惯培养、心理素质教育的时期。假如放松教育,孩子培养了很多不好的习惯,再进行矫正就十分困难。高老师举例说,幼儿和妈妈打造的依恋关系越好,对他后期安全感的打造与与人交往的顺畅会打下坚实基础。7个月时,孩子能辨认爸爸妈妈的特点,被其他人抱时会认生地哭,父母就要赶快抱回来,不要让他产生恐惧。
他觉得,四年级、初二和高二是心理成长的三个要紧阶段,父母们要高度看重,帮助孩子渡过难关。
小学四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什么?一是开始进入很难指导的不听话时期。二是只须指导得当,大部分开始喜欢看书。三是“自我”观念开始成形。“孩子不想再被当成孩子子看待,父母就不要强求他必须要听我们的话,可以给他时间考虑,让他看看是否应该听从父母的建议。引导孩子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刊,对孩子喜欢但有损健康的事,如沉迷网络游戏、崇拜各种明星等,父母不可以暴力地禁止,而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,激起他们对歌舞、绘画、舞蹈、书法、下棋、体育的兴趣。”
初二的学生,从心理学上讲是进入了一个断乳期。青春期身体变化大,孩子的情绪波动也大,自控能力较差。没刚进初中的新鲜,也感觉不到初中三年级的升学重压,学习积极性会有所降低,有些学生出现不想上学情绪。兴趣喜好狭窄,女孩爱看言情小说,爱打扮,男孩沉迷网游等。
高老师提醒父母注意的是,这个阶段的孩子反叛心理非常强,父母要在不违反原则的状况下予以理解和宽容,不要大惊小怪。在教育办法上更要讲道理,态度不要太暴力,语言不要挖苦。不过,看言情小说和沉迷网游这两样,父母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。
到了高中二年级,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日益明显。有的学生紧急偏科,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。对此,父母要正确对待成绩波动,一直做孩子的坚强后盾。一旦出现反常状况,父母必须要看重,和孩子谈谈或者找老师交流。要关注孩子的交往圈子,加大对孩子进行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,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人际交往的感受和方法。
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器
到底如何做才有益于孩子的进步呢?高老师觉得,第一要学会科学的教育原则:理智施爱、赏析鼓励、期望引导、因地制宜、心灵交流。他强调,期望是推进孩子成长进步的积极力量,但期望要学会尺度,不要期望过高,要让孩子跳起来摘到桃子。
在讲坛中高老师给现场父母支了几招:
一是变“望子成龙”为“望子成器”。高老师说,“望子成龙”是大家的期望。但期望不等于现实,神童是凤毛麟角,大部分是普通人。“器”是有用之物,可大可小,可方可圆,可精可粗,无时不需要,都为世间所需。“望子成器”不是减少了需要,而是符合了实质,是什么材成什么器,是小马驹就让他跑得更快,是牛犊就让他负重而道远,不该强求孩子都成“龙。
二是配合学校一同教育孩子。父母要主动与班主任联系,反映孩子在家的状况;要多与老师交流,知道孩子平常学习状况和考试状况;熟知老师对学生的需要,听取老师的合理化建议。父母还要正确引导孩子走好生活路,知道孩子的心理特点,打造好的家庭教育环境。
三是与孩子多交流。多和孩子谈心,但不要再加压。孩子们在心智上多已渐渐成熟,他们已可以感觉到来自各方面的重压。父母能做到的,应该是把家变成一个避风港,一个让孩子可以放松的地方,让孩子在家得到放松与调整,使孩子增强自信心,自觉地排除困难。
他最后说,出色的父母站在山顶上,成竹在胸引着孩子登高峰,事半功倍。负责的父母站在山腰间,陪着孩子攀高峰,事几功几。糊涂的父母站在山脚下,晕头转向跟着孩子摸高峰,事倍功半。孩子尚未成熟,大家仍需努力。若要孩子认真学习,父母需要每天向上。
这段话得到了不少的掌声,被不少父母记在本子上。